在社交媒体上,“猝死”每过一段时间就会登上一次热搜,让全网打工人颤抖。

【36 岁白领加班路上猝死】2018 年1月6日早上,杭州一个男青年在上班的途中突然倒地,最终不治身亡。医院判断为心源性猝死。

【35岁男星录制节目时猝死】2019年11月,高姓演员深夜录制综艺时不幸去世,医院最终宣布为心源性猝死。

【31岁女星猝死家中】2020年8月28日,参演过《半泽直树 2》的日本演员猝死在家,年仅31 岁。

【23岁小伙宿舍猝死】2023年,千禧年出生的小徐连续 13 天夜班后,猝死在宿舍。

近些年,年轻人猝死的新闻越来越多,不仅是 80后、90后,甚至还有 00后。

猝死怎么突然盯上了年轻人?

专家说:

猝死不是一种疾病,是一种状态、一个结果,它是维持生命的关键器官,心脏、大脑和肺出了问题之后,最终的结果。猝死中有80%和心脏和血管关系,而且通常发病一小时之内就会死亡。在全球,猝死仍然是一个小概率事件,但是从长期来看,现在每个人发生猝死的几率,都前所未有的提高了。有研究显一示,从25 岁开始,发生猝死的几率逐年升高,尤其35岁-44岁之间,发生猝死的风险上升的幅度非常大。

血管越年轻,离猝死越远

很多人在熬夜和加班之后感到心慌,心脏不舒服,还不会在意,但实际上,没有感觉不代表没有危险。很多人血管发生狭窄,在早期没有症状,但是在某些诱因下,可能就发生猝死。我们都听说过“过劳死”,也是在长期疲劳之后,某一天血管发生了血栓,完全堵塞了,心脏也就停(跳)了。

另外,人的生理年龄和血管年龄,也可能发生错位,甚至可能30岁的人,血管年龄 60 岁。我见过这样的年轻人,因为胸痛来到我的门诊,发现他不仅血压高、血脂高,还抽烟喝酒。做了冠脉造影,我们以为会是相对正常或轻度病变,结果大相径庭,血管多处狭窄、重度狭窄,跟他的年龄完全不相符。而有些老年人年龄很大了,也存在一项或两项的危险因素,但是做了冠脉造影,发现他的血管几乎是正常的。这告诉我们,只要控制好危险因素,年龄并不是发生动脉硬化的唯一的因素。

可以说,血管越年轻,离猝死就越远。那么问题来了,看起来活力四射的年轻人,他们的血管怎么就偷偷老了?甚至随时面临着猝死的风险。